北京航空航天大学(Beihang University),简称北航(BUAA),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,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,中央直管高校,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、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、211工程、985工程建设高校、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,由清华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,名为北京航空学院。1959年5月成为中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。1981年11月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。1988年4月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。1995年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建设高校行列。2001年国家“985工程”建设高校行列。2010年,成为国家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高校。2012年,入选首批“2011计划”。2017年9月,学校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名单。2020年1月,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(“强基计划”)。
截至2024年5月,学校学院路校区、沙河校区、杭州国际校园总占地面积约4000亩;学校有在校生37706人,教职工6155人;设有40个教学科研机构,80个本科专业;有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,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,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截至2024年5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拥有36个一级学科,其中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,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,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8个学科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,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、仪器科学与技术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软件工程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力学、交通运输工程、管理科学与工程、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,高峰学科占博士点比例超30%,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、理工文医深度交叉、新方向持续引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,国防科技主干学科稳居国内一流水平。
截至2024年5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具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,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,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。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。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,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。另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、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、1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。
截至2024年5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承担“机载”“高分”等百余项重大任务,在无人机、增材制造、发动机叶片涂层、紧缩场、电磁兼容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克难题,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。“十五”以来,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80项,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、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主持获得含2项特等奖、21项一等奖在内的国防科学技术奖61项。以18篇Nature和Science论文为代表的原创成果在热电材料、磁存储材料、仿生智能界面等领域引领国际学术前沿。与航天、航空、船舶、兵器、电子、发动机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。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,打造中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。
大学院校、研究院、客户多家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