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理工大学(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,缩写为BIT),简称为北理工,位于北京市,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,是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大学、中央直管高校,位列国家首批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、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A类,第二轮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、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。
截至2024年7月,北京理工大学设有22个专业学院,73个本科专业。
截至2024年7月,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/中心27个,省部级重点实验室/中心83个;承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,牵头建设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、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。
截至2024年7月,北京理工大学年均科技投入保持在60亿元以上,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前列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学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稳居国内前列,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7项,连续三年一等奖“不断线”;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84项、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1项。在《科学》《自然》等国际顶级期刊连续发表高水平原创性成果;文科科研连年取得新突破;学校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跨越提升。6个典型案例亮相国家“十三五”科技创新成就展,形成科技成果转化“北理工模式”。
北京理工大学在“9·3”大阅兵的27个地面装备方队和10个空中飞行方队中,参与17个地面方队和8个空中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;在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的45个方(梯)队中,参与8个作战群、29个方队的装备研制工作;参与数量和深度位居全国高校第一。该校自主研制成果有:国际上首个“摔滚走爬”运动于一体的仿人机器人、柔卫甲柔性防爆装置、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系统、集成多项创新成果的纯电动汽车、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(MOF)材料等。
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10月发布,近五年,北京理工学院研究生累计获评全国一级学会优秀学位论文149篇;以第一作者在《Nature》《Science》主刊发表论文3篇、子刊发表论文31篇;在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屡屡夺魁、夺杯、夺金,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1198项,获全国或国际高水平竞赛奖170余项,包括阿布扎比国际无人机大赛蝉联冠军、“互联网+”大赛三年两冠、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五冠王、金融科技高校技术大赛蝉联冠军等。
大学院校、研究院、客户多家合作